人力资源管理
地址: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新生社区新生路190号3层
电话:18129847791
微信号:yudewu88
邮件:kf@joyher.com
企业用工更偏爱年轻人,是因为他们便宜听话吗?中年人不得不面对的职场危机!
最近和HR朋友聊天,发现大家在招聘中都会更偏爱年轻人,问及原因都认为年轻人容易管理、听话又便宜。可是,我们也在实际工作中看到许多企业都存在薪酬倒挂的现象,校招时应届毕业生的期望薪酬也是逐年新高,而在管理层面,当代年轻人愈发佛系,难以被传统的福利和文化激励。那么在你看来,企业用工更偏爱年轻人,是因为他们便宜听话吗?你对这一观点有哪些看法?
最近大概是步入中年了,所以身边很多朋友都在跟我谈论起中年危机的话题。
这个话题最终总会集中到一个痛点中——中年人就业难。
究其原因,无非是总会听到企业方,对于候选人年龄的要求,越来越苛刻。对于中年职场人,企业用人方,可谓是越来越不友好了。
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老HR,我也觉得这个问题不容回避。有时候并不是你当做看不见,它就真的会消失。但是,作为同样的一个中年危机局内人,要我跳出这个局,寻找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,我想那绝对是天方夜谭的一件事。因为在我看来,这个用人低龄化的趋势,委实是件符合自然规律的正常现象,是生物本能。
我在讲组织管理学的时候,说起过一个概念,那就是——一个组织应该被视为一个生物。它有关节联动,它有惯性驱动,它也一定会有思维和世界观。
如果用生物的概念来看待企业组织的话,我们就能很快理解企业为什么会选择低龄化员工这一现象了。
企业这个生物,其骨骼组成,是由组织架构决定的。其神经联动,是由流程决定的,其血液供给,是由经营序列决定的。其内脏器官,是由不同的高级决策小组决定的。除此以外,所有包裹在这一切之外的肌肉、脂肪、皮肤,就是这个企业的员工决定的了。
而一个生物体,想要随时保证自己的肌肉脂肪皮肤的健康,用以支持自己的骨骼和内脏系统稳定,那么随时清理垃圾,生长能量,自然是首选。而保证能量供给的充足,自然是需要尽量取得年轻的细胞,然后淘汰年老的细胞了。在人体组织活动中,这个行为叫做“代谢”。
代谢这个词真好啊,不但能形容机体生长,还能精准解释企业用人中的中年淘汰现象。代谢代谢,一代人能量被榨取结束后就得谢幕。真真是世事无情,年不饶人的。公平不公平的,已经没有争论的意义,有时候顺应规律这件事,不是你不愿意,就可以拒绝的。
所以,在我看来,如果一个中年人,没有能够进入大企业的决策层,决策圈,那么被“小鲜肉”们淘汰掉,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。这里不用计算薪酬倒挂现象,也不用计算应届毕业生个性张扬难以控制等因素。因为所有的这一切,都敌不过“年轻”二字。
他们也许要价很高,但是他们冲劲十足。他们也许不服管教,但是他们皮实耐造。他们也许经验不足,但是他们无牵无挂。他们也许自律性差,但是他们梦想仍鲜……
所有这一切,有着家庭琐事牵挂、老人孩子赡养、房贷车贷账单、家庭稳定调和等多种压力的中年人,都不能具备。就算这个中年员工尽职尽责听话便宜,你能因为不得不派他到外地驻场而让他背负可能离婚的结果吗?你能因为项目紧急绝不允许请假的情况下,拒绝他因为儿子急症住院必须陪护的假条吗?于情于理都不能。这不是员工性格的问题,这是中年人绑在身上的绳索导致。
事实再一次证明,中年人被边缘化,好像成了不可逆转的潮流,中年人就只有选择被后浪拍在沙滩上这一条路可走吗?
自然不是。
就像生物界不只有哺乳动物一种生物一样,市场上也并非只有标准化大企业一种企业。海底的珊瑚树,是一代代老去的珊瑚虫骨骼融化而成。既能成为珊瑚虫家族栖身的宫殿,又能成为价值连城的珠宝首饰。
中年人如果从大企业退出,选择进入这种珊瑚树式的企业,不失为一种新的思路。这种企业可以是需要大企业血液的小型创业公司,也可以是一些独立的联盟商业体。总之,发挥个人能量,这件事很重要。
其实,不只是我们这一代中年人会遇到这种状况,每一代的中年人,都是这么过来的。要不然也不会有“中年危机”这个词语出现了。其实,作为HR来说,我们在企业中的定位,本身就是“危机处理者”。而处理危机这件事的最好方式,是“预测、预防”。提前预测到风险,甚至能够提前预演风险,从中找到规避风险的方式,或者风险来临后的应对方式,是最直接有效的思路。
所以,我见到越来越多的即将步入中年期的同僚们,早早的都在为自己的人生下半场做好了切实可行的规划,甚至有些人,已经主动跳出泥淖,追求更适应自己能量发挥的场景。
比如我有很多朋友都选择了创业。这个年龄段的创业者,比年轻创业者更务实、更谨慎,因此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。同时积累了这么多年的人脉,让这些创业者有更多的志同道合的固定合伙人,也有着充足的创业资金,因此更加从容。
我还认识很多中年职场精英,把自己的时间开始妥善规划。出让一部分自己的薪酬,购买自由的时间。让自己能够有灵活的时间安排,一边有着灵活工作制的固定收入部分,一边又有着初期创业项目的筹划时间。
所有这些人士,都是在主动让贤的基础上,自己控制风险的案例。其实可以跟各位共勉。
所以,这世界上最可怕的并不是规律,而是不承认规律,不预测规律,反被规律碾压欺凌的人。狡兔三窟,人还是要有些人生B计划的好。